娱乐之书 > 穿越架空 > 东汉末年枭雄志 > 一千一百三十一 尽管如此,也不能阻挡郭鹏对王平的欣赏

这样有助于尽快把賨人同化成真正的汉人。

以王平的天才,多认识几百个字应该也不是难事,稍加努力,读书对他而言应该也不是困难的事情。

不过仅仅只是认字,估计很难通过第三场考试。

第三场考试,要考验军事理论,考验对兵法的理解和思考,需要写文章,需要接受专业参谋们的审视,真的很难。

除非首阳山讲武堂毕业,或者家学渊源。

而这两点,王平和绝大部分武举考生都不具备。

满分三百分,就算其他两场拿到高分,第三场考试的分数也很难拿到,那这样的话总分只能在二百上下徘徊,肯定不能通过武举。

说到底,科举考试本来就该面对学子,而非普通百姓。

尽管如此,也不能阻挡郭鹏对王平的欣赏。

对于如此善于防守的军事天才,郭某人还是相当上心的,未来帝国疆域扩张的差不多了,善于防守的军事人才自然会登上主流舞台。

笑了笑,郭鹏把这张纸交给了赵云。

“子龙,等考核结束之后,把这个人的分数和第三天的考卷交给我看看。”

赵云领命。

“遵旨。”

从首阳山讲武堂返回皇宫的路上,郭鹏很开心,对曹操和郭嘉说了不少他对未来的展望和想法。

他觉得在未来,太学和首阳山讲武堂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官员和武将的输出基地,太学和讲武堂会培养出无数名臣名将,源源不断的为魏帝国输入新鲜血液。

然后他建议曹操和郭嘉也尽量让自己适龄的子辈去参加科举考试。

“正如这一次我让阿珺去参加文举考试一样,明年我还要让他去参加武举,我要让他和整个神州最优秀最有进取意志的一群人才面对面比拼,面对面较量,看看到底是他比较强,还是旁人比较强。

这有助于让他认清自己,认清自己的不足和优点,有助于他改善自己的不足,也能帮他扬长避短,我不需要他做官员,但是我要让他认清自己,你们最好也这样做。”

郭鹏认真的建议郭嘉和曹操,郭嘉和曹操自然也都认真地听。

按照魏帝国的规矩,一人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劳,最多也就荫二子。

父亲的功劳能让两个儿子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,已经算是不错的了。

剩下的孩子就要另寻出路了。

当然了,以曹操和郭嘉这样的身份地位还有权势与功劳,想要给孩子谋取一个职位,郭鹏自然不会让他们囿于科举考试的束缚。

但是,他们也意识到,科举考试第一次举办就有一万多人参加,以后参加的人数说不定更多。

一旦以后所有官员、将军都是靠着科举上位,勋贵家族的子弟却靠着门荫上位,靠着祖先的功劳吃老本,不说爵位隔代递减,怕是要让人狠狠的鄙视啊。

察举不就是这样吗?

大家都是靠着察举上位,靠着察举做高官,一旦你不是靠着察举上位,自然就让靠着察举上位的大多数人瞧不起,鄙视。

士人官僚当年不就是这样瞧不起那些不靠察举做官的人吗?

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,风水轮流转,以后官员要不是靠着科举入仕,怕也是要让人瞧不起的,这就非常尴尬了。

靠着科举入仕,要苦学,要苦练,无论文举还是武举,难度都很大,都不是轻轻松松可以搞定的,无一不是需要通过常年累月的艰苦学习才能得到成果的。

所以,这样一来,自家子弟要是不争气,在科举考场上竞争不过人家,那可就真的面子上非常难看了。

想到这里,郭嘉和曹操也都觉得比较不爽。

键盘左右方向键"→"或"←"可翻页,回车可返回东汉末年枭雄志目录,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